国务院安委会第二巡查组在完成对克拉玛依市的克拉玛依区、独山子区、街道和部分企业巡查后,6月3日,来到克拉玛依市听取市委市政府安全生产总体情况汇报。
巡查组周建组长说明了这次巡查工作的目的、主要任务、具体要求和几天来在各区、街道和企业巡查的基本情况。
巡查组通过情况介绍和查阅有关文件资料了解到,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和各项工作安排,把抓好安全生产与落实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大检查,狠抓隐患查处整改,严肃责任追究,有效遏制了较大以上事故的发生,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连续3年各行业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连续12年被自治区政府评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特别是在结合实际推动中发32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将《意见》6大类22项具体要求细化分解到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任务中,纳入各区、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书重要内容;前移执法问责关口,做到事后问责与事前、事中问责相结合、在信用监管、协同监管、行业监管、社会监管和企业自律方面,构建权责明确、透明高效的监管机制;列支16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油气管线重大隐患、重大火灾隐患整治,投入1.5亿元建设北疆陆地搜救基地;2354辆危化品运输车辆、客运车辆全部安装GPS卫星为系统;建立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在“克拉玛依诚信网”上线运行,违法企业被列入“黑名单”上网后,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用地审批、证券融资、银行贷款等方面将受到限制;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专家、技术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作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100%达标;建立了一流的克拉玛依武警公安消防队伍,实现110、119、122、120和政府应急“五台合一”,以及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管理克拉玛依市交通安全,建立实施各区交管部门和校车驾驶员每月一见面、每月一谈话制度并列为考核内容,对辖区内临山邻水、转弯陡坡等危险特殊路段各大队通过微信平台时时报送通行情况等方面的措施和做法,确保了克拉玛依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
周建组长在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后强调,要按照中央确定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持续地把安全生产和维护社会稳定、打击极端分子、社会综合治理、提升我党的执政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这些因素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融合、协调推进。尤其要抓好三个体系的建设和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是油气体系的安全监管、防控和防范。要把油气管道生产、储存、流通、使用环节管好,加大责任,加大考核检查力度。二是运输体系管理。要进一步加强监控力量,沿途的交管、公安、消防等应急队伍要统一、协调、系统化管理。三是街道社区安全体系建设。要把昆仑社区的安全管理经验在全市予以推广,对安全生产基础性工作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管的相关负责同志要强化责任,提高执行力,把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岗位。
赵文泉书记表示,周建组长语重心长的讲话,讲到了克拉玛依安全生产问题的核心,讲到了根上。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自查问题,研究拿出一套整改方案,彻底整改。
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海拉提、自治区安委会办公室主任、自治区安全监管局局长盛少琨、副局长刘德祥陪同巡查。克拉玛依市市委书记赵文泉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红彦汇报了克拉玛依市安全生产情况,克拉玛依市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