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我国渡过WTO十五年保护期,中国实体经济将不得不面对更大的冲击与挑战。2015年11月10日,面对“经济下行”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小企业如何面对“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紧跟时代发展趋势,走出发展困境,我谈几点认识。 一、当前经济形势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目前,国际国内大背景下的“经济下行”趋势,对我国企业带来了不少的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在:国际高技术产品对大量的普通过剩产品的冲击;国外资本投入大幅度减少对国内产生发展的冲击,以及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贬值所造成的冲击等等。面对以上因素和趋势,我们的中小企业必定会面对3个方面的压力: 1.落后的产能行业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压力。 2.加工业、制造业产量过剩(包括积压的机械产品、住房和商品)带来的压力。 3.技术落后及重复建设的产业结构和市场饱和的压力。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策略,通过亚投行利用 “一带一路”的方式消化一批过剩的产能(国际大扶贫),但是对于经济实力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讲,要想参加其中是要承担很大风险的。 二、对中小企业建议 首先,从国家政策中找准切入点。国家2016年突出的财政实施重点是: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教文卫、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领域改革。重点要抓紧的工作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抓紧落实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根据这些政策导向,中小企业要善于分析把握国家重大发展政策和发展方向,从中优选出适合本企业的切入点,抓住机遇与时俱进。 其次,从迎接挑战中抢抓机遇。尽管经济下行带给中小企业的困难是不可小觑的,但是也给企业之间的购并重组、优胜劣汰、解决产能过剩等创造了机遇。在如此严峻的挑战中,只有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稳妥地做好企业间和行业间的强强联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小、弱、穷的难题。与此同时,今年国务院将推行国外资本和民营资本入股国企的政策,如果条件具备(关键是要拥有属于自己知识产权的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一部分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参股国企,赢得发展空间。 最后,从分析自身中深挖潜力。一是要彻底全盘论证本企业的运营状况,并判断是否在国家供给侧调整和改革范围之内,如果是,则坚决做好关、停、并、转的准备;如果不是,那就要选择兼并、合资、股改、收购等方式,走出一条强强联手的市场之路来应对。二是要分析预判这一次经济下行的上下限空间和时间,综合评估对本企业的影响程度。如果论证本企业在这一次经济调整后还会是优质资产,那就做好过两年穷日子的准备,带领本企业职工共度难关。三是要有长远目光和创新思维。中小企业要把经济调整作为一个绝佳的机会,一手做好本企业的投资结构调整,一手大力储备技术创新人才、引进新兴技术和设备,积极把本企业建设成经济创新的实体。 总而言之,中小企业只有积极地深化自身内部改革,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定自我发展的信心,团结本单位各族干部职工,不失时机地推进本企业经营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调整,才能在国家经济下行中寻得稳固发展。 |